摘要: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临床及剂量体积因素,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计划的制定,减少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累及野照射的三维适形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15例.在肺窗条件下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1和纵隔窗条件下短径≥10mm的淋巴结GTV2.临床靶体积(CTV)为GTV1外放8mm,及肿大淋巴结累及区.计划靶区(PTV)为CTV外放5~10mm.6MV-X线照射,1.8~2.0Gy/次,5次/周,PTV剂量达50~70Gy,中位剂量60Gy.其中42例单纯放疗,73例放、化疗结合治疗.记录临床因素与剂量体积(DVH)参数及放疗结束3个月内发生的≥2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炎采用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包.结果:33例发生2级及以上RP.发生率为28.7%.中位发生时间为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否合并基础肺疾病、全肺体积、V5、V10、D50、D75与RP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20、0.024、0.006、0.016、0.014、0.044).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肺疾病及V5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2、0.004).结论: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相关,其中V5是预测RP的剂量学指标,在制定治疗计划时还应考虑患者是否合并基础肺疾病以减少RP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