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同种异体大鼠气管腹腔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生机制探讨

Establishment of 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 in allotrachea transplant model of rat and detection of its pathogenesis preliminaril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一科,石家庄050011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内科,石家庄050011 [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二科,石家庄050011 [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肺移植 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 鼠科 肺疾病 阻塞性

摘要:
目的 建立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新鲜SD大鼠气管(每段5环)异位移植到SD大鼠(Ⅰ组)和Wistar大鼠(Ⅱ、Ⅲ组)腹腔并用大网膜包裹,Ⅰ、Ⅱ组不接受环孢菌素A(CsA),Ⅲ组全程接受CsA 10 mg·kg-1·d-1.分别在3、14、28 d后取出移植气管检测形态学改变和Th1(IL-2、IFN-γ)/Th2(IL-4、IL-10)细胞因子表达,并观察CsA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术后3 d时3组气管形态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Ⅰ组气管形态基本恢复;Ⅱ、Ⅲ组上皮细胞几乎全部缺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区别明显(P<0.01);Ⅱ组管腔阻塞(28.5±5.0)%,淋巴细胞密集浸润,Ⅲ组阻塞(19.4±2.9)%,较多淋巴细胞分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 d时Ⅰ组形态正常,Ⅱ组管腔阻塞(94.8±3.6)%,浸润淋巴细胞有所减少,Ⅲ组阻塞(36.6±7.6)%,淋巴细胞分布减少,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比Ⅰ组明显升高.与Ⅰ组相比,Ⅱ组Th1细胞因子表达比Th2细胞因子升高更为显著.Ⅲ组IL-2表达比Ⅱ组明显减少,但2组IFN-γ、IL-4、IL-10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种异体移植物在上皮细胞损害、纤维性细胞增生以及淋巴细胞浸润等方面较同系移植物有明显变化.Th1/Th2促进了同种异体大鼠异位移植气管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的发生,其细胞因子可能介入了OB的发病机制.CsA减少管腔阻塞和淋巴细胞浸润,但对于移植物上皮没有明显保护作用.CsA抑制IL-2基因转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OB病理性损害.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一科,石家庄05001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804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