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石家庄050011
临床科室
肿瘤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迁安市中医院耳鼻喉外科,迁安0644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癌性恶病质
IL-6
TNF-α
bcl-2细胞周期
吲哚美辛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在癌性恶病质(CC)形成中的作用并观察不同剂量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对CC改善效果.方法 将鼠结肠腺癌26(colon26)细胞株皮下接种于BALB/c小鼠,构建CC模型.将6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健康对照组、恶病质+等渗盐水对照组、恶病质+IN 0.5mg/(kg·d)组、恶病质+IN 1.0mg/(kg·d)组、恶病质+IN 2.0mg/(kg·d)组.监测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去瘤体重、血清IL-6、TNF-α的水平、各生化指标浓度变化、肿瘤组织中bcl-2的表达及癌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等情况.结果 恶病质小鼠去瘤体重明显下降(P<0.05),血清各生化指标不同程度的出现代谢消耗状态(P<0.05),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小鼠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IN中低剂量组尤其中剂量组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各生化指标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但IN高剂量组较对照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与CC的发生密切相关,适当剂量吲哚美辛有显著的逆转CC作用.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石家庄05001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沈静侠,姜达,康海立,等.实验性癌性恶病质的发生及其干预[J].癌症进展.2007,5(5):49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