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高影响力文章
科研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图书专著
成果奖励
社会组织任职
课题项目
统计分析
成果统计
成果分析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隐性乳癌的诊治和预后
19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陈济人[1]
*
;
宋振川[1]
;
范忠林[1]
;
王晓玲[2]
;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
医技科室
病理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河北医药.1998,020 (3):139-141.
关键词:
隐性
转移腺癌
乳腺癌
预后
诊断
外科手术
摘要:
隐性乳癌(OBC)十分少见,极易误诊、误治,延误病情。目的:为了尽早对OBC确诊,及时处理。方法:我们总结了15年来收治的17例病例,约占乳癌总数的0.34%。首发症状为腋块,1例为锁骨上肿块。术后乳腺标本均作连续切片,检出率为47%。结果:5年生存率为76.4%。结论:(1)OBC首发肿块大多位于腋下,偶可在锁骨上。(2)排除其他系统肿瘤后,腋块一经病理证实为转移腺癌,OBC诊断即可确立。(3)推荐OBC作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时注意个体化处理、术后放、化疗和综合治疗。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陈济人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陈济人,宋振川,范忠林,等.隐性乳癌的诊治和预后[J].河北医药.1998,020 (3):139-141.
相关文献
[1]隐性乳癌的诊治和预后
[2]甲状腺乳头状癌肾转移1例
[3]高频超声对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4]hMAM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及其意义
[5]转移性乳腺癌出现脑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6]微转移检测在乳腺癌治疗及预后中的意义
[7]对比增强能谱乳腺摄影联合病理指标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8]骨唾液蛋白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
[9]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与β-caten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乳腺癌的手术与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