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改良[牙合]垫矫治器治疗乳牙反[牙合]后恒切牙胚位置的相关性分析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口腔科 [2]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正崎科 [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正畸学 矫正 牙胚 正畸矫正器 错[牙合] Ⅲ类

摘要:
目的研究改良[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反[牙合]后,[牙合]颌面的改变以及影响治疗后上颌恒切牙牙胚位置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乳牙反[牙合]患者20例,使用改良[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反[牙合],采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牙合]颌面的改变,采用相关性分析矫治后上颌恒牙胚位置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乳牙反[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相比,除SNA角(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SNB角(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NP-FH角(面角)、L1-NBmm距(下前牙切缘点-NB的距离)、MP-SN角(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夹角)、FH-MP角(下颌平面角)、面轴角(蝶鞍点-颏顶点与眶耳平面夹角)、D1i-Y距(乳切牙切缘-Y轴的距离)、A-Y距(上齿槽座点-Y轴的距离)外,余下19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将患者治疗后的[牙合]颌面指标及其恒牙胚位置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恒牙胚位置与上颌位置及乳牙位置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改良[牙合]垫矫治器对于纠正乳牙反[牙合]疗效肯定,治疗后上颌骨向前生长和乳前牙突度增加均有利于上颌恒牙胚向前下方的位置改变,有利于替牙后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的建立。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口腔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