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内镜切除方式比较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镜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消化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出处:
ISSN:

关键词: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淋巴结转移 内镜切除

摘要:
背景与目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R-NEN)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治疗仍存在争议,特别是10~20 mm之间的肿瘤。本研究通过分析R-NE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内镜切除效果的差异,探索内镜治疗R-NEN的适应证及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R-NEN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内镜切除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共分析了190例R-NEN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显示,肿瘤大小≥12.5 mm(OR=69.081,95%CI:11.385~419.155,P<0.001)和淋巴管血管侵犯(OR=11.732,95%CI:1.028~84.567,P=0.015)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内镜下套帽辅助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ith cap,EMR-c)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114例R-NE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EMR-c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SD组[(10.23±1.99)min vs (24.78±8.09)min,P<0.001]。两组的内镜整块切除率、病理学完全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大小≥12.5 mm和淋巴管血管侵犯是R-NEN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12.5 mm且无淋巴结转移的R-NEN来说,EMR-c和ESD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镜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2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