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效果及预后差异分析

Differences in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different molecular subtypes of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treated with nab-paclitaxel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邯郸市中心医院肿瘤科,邯郸 056001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石家庄 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小叶状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分子亚型 预后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异,为乳腺癌临床用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180例晚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资料,包括34例Luminal A型、92例Luminal B型、21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33例三阴性型。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进行治疗,治疗1年后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评估临床疗效,计算客观缓解率(ORR)(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计算)和临床获益率(CBR)(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计算);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各亚型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曲线,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结果: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三阴性4个亚型患者间ORR及CB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其中三阴性型ORR及CBR最低[21.2%(7/33)、63.6%(21/33)],Luminal A型ORR及CBR最高[70.6%(24/34)、100.0%(34/34)],Luminal B型ORR和CBR分别为45.7%(42/92)、90.2%(83/92),HER2过表达型分别为38.1%(8/21)、90.5%(19/21)。4个亚型患者间骨髓抑制、四肢麻木、关节肌肉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中三阴性型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最高。三阴性型PFS和OS较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型均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小叶癌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干预后的临床反应及预后存在明显不同,其中三阴性型患者最差,临床中可依照病理检测结果针对性指导用药。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邯郸市中心医院肿瘤科,邯郸 05600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