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采用量化手段开展基于小规模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 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采用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专题讨论等形式,开展血液病学在线课程学习.教学内容涵盖血液病基础、贫血性疾病、血液肿瘤、出凝血疾病.通过教学行为的评估、单元测验、课程考试、SPOC成绩的评定进行教学评价.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教学视频的时长与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视频观看数量和观看时间与课程考试成绩、SPOC成绩的相关关系.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课程学习行为(参与率)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单元测验两次答题成绩的差异,测算复本信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血液病学不同亚专业试题得分率的差异和血液肿瘤不同考点得分率的差异.结果 教学视频观看率明显高于富文本浏览和随堂测验的参与率(P<0.001;P<0.001);视频时长与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68,F=0.81,P=0.376;R=0.057,F=0.07,P=0.802;R=0.124,F=0.37,P=0.546);视频观看与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的参与率呈显著正相关(R=0.890,F=76.41,P<0.001;R=0.934,F=163.67,P<0.001).贫血性疾病单元测验参与率明显高于血液肿瘤(χ2=49.08,P<0.001)、出凝血疾病(χ2=25.97,P<0.001),第二次答题成绩有明显提高(t=-2.09,P=0.040),试题复本信度0.750.不同亚专业课程考核得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0,P=0.074);视频观看数量与SPOC成绩呈显著正相关(R=0.523,F=196.22,P<0.001);血液肿瘤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得分率明显低于一般临床资料试题(P<0.05).结论 教学视频是在线课程的基础,增加视频观看个数,提高视频观看率,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等延伸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视频观看时间等单纯行为因素不推荐成为成绩评定指标.单元测验采用两次答题取最高分,有利于通过学习行为提高专业学习水平,而不影响成绩评价的可靠性.基于SPOC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有利于《血液病学》课程教学的均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