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
临床科室
皮肤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关键词:
miR⁃21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二肽基肽酶⁃4
瘢痕疙瘩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微小RNA 21(miR-2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二肽基肽酶-4(DPP4,又称CD26)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82例行瘢痕疙瘩组织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组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年龄、性别、BMI相匹配的56例受试者的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组织中的miR-21、TGF-β1、CD26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瘢痕疙瘩组织生成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21、TGF-β1、CD26与瘢痕疙瘩组织发生的相关性;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TGF-β1、CD26对瘢痕疙瘩组织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的工作类型、民族、miR-21、TGF-β1、CD26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1、6.012、4.151、3.564、5.73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类型、miR-21、TGF-β1、CD26水平均是瘢痕疙瘩组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R-21、TGF-β1、CD26与瘢痕疙瘩组织发生具有正相关性(r=0.64、0.58、0.7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iR-21、TGF-β1、CD26及三者联合的AUC面积分别为0.714、0.682、0.768、0.825,这表明三者对瘢痕疙瘩组织发生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三者联合效果最佳(P<0.05)。结论 miR-21、TGF-β1、CD26在瘢痕疙瘩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三者与瘢痕疙瘩组织的发生呈正相关性,且三者对于瘢痕疙瘩组织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3777103D);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1127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韩晓梅,胡彩霞,江绍乾,等.mir-21、tgf-beta1、cd26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3,15(12):2215-221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