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PTPIP51调节的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结构改变在七氟烷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离体实验

Role of PTPIP51-regulated 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s in sevoflurane-induced necroptosis in hippocampal neurons of rats: an in vitro experiment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机构: [1]河北省儿童医院麻醉科,石家庄 050030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动物实验中心,石家庄 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七氟醚 程序性坏死 神经元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类 内质网 线粒体 偶联

摘要:
目的:采用离体实验评价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51 (PTPIP51)调节的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s)结构改变在七氟烷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胎鼠的海马神经元,培养7 d时,以5×10 5个/ml细胞密度接种于培养孔(100 μl/孔)或培养瓶(3 ml/瓶)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9):对照组(C组)、七氟烷组(Sev组)、七氟烷+siRNA-PTPIP51转染组(Sev+siPTPIP51组)和七氟烷+无义siRNA转染组(Sev+siNC组)。将Sev组、Sev+siPTPIP51组和Sev+siNC组神经元置于含2%七氟烷的培养箱中37 ℃培养5 h。收集神经元,采用MTT法检测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Ca 2+] i)及程序性坏死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TPIP5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RIPK3和磷酸化人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p-MLKL)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并记录MAMs长度、内质网周长和线粒体周长。 结果:与C组比较,Sev组神经元活力下降,[Ca 2+] i、程序性坏死率升高,PTPIP51、RIPK1、RIPK3和p-MLKL表达上调,MAMs长度/内质网周长比值和MAMs长度/线粒体周长比值升高( P<0.05)。与Sev组比较,Sev+siPTPIP51组神经元活力升高,[Ca 2+] i和程序性坏死率降低,PTPIP51、RIPK1、RIPK3和p-MLKL表达下调,MAMs长度/内质网周长比值和MAMs长度/线粒体周长比值降低( P<0.05),Sev+siN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TPIP51表达上调介导MAMs的结构改变参与了七氟烷诱发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的过程。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省儿童医院麻醉科,石家庄 05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