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方案治疗儿童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中期疗效分析

Interim efficacy of 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for China Net Childhood Lymphoma mature B-cell lymphoma 2017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High-grade-B cell lymphom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机构: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北京 100044 [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肿瘤中心肿瘤内科 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3]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上海 201102 [4]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儿童淋巴瘤科,北京 100070 [5]西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西安 710002 [6]郑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郑州 450018 [7]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内科,长沙 410007 [8]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济南 250022 [9]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血液肿瘤科,青岛 266003 [1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上海 200092 [1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小儿血液内分泌科,济南 250021 [1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石家庄 050004 [1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儿科,石家庄 050004 [14]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郑州 450052 [15]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济南 250012 [16]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45 [17]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191
出处:
ISSN: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儿童 治疗 预后

摘要:
目的:分析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CNCL-B-NHL-2017)方案治疗儿童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CNCL)16家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年龄≤18岁的HGBL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分为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双打击/三打击(HGBL-DH/TH)组及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HGBL-NOS)组。2组患儿均根据CNCL-B-NHL-2017方案,并按照危险度分层化疗,随访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所有患儿均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以明确基因MYC、BCL-2及BCL-6重排情况。分析患儿发病时临床、病理特点,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危险度分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2例患儿,发病年龄[ M( Q1, Q3)]为7(4,11)岁,男48例、女14例。临床分期Ⅱ、Ⅲ、Ⅳ期分别有11例(17.7%)、33例(53.2%)、18例(29.1%)。FISH检测结果显示4例(6.5%)为HGBL-DH;3例(4.8%)为HGBL-TH;余55例(88.7%)均为HGBL-NOS,其中18例伴MYC基因重排。HGBL-DH/TH组有7例,HGBL-NOS组有55例。B1方案13例(20.9%),B2方案3例(4.8%),C1方案37例(59.6%)和C2方案9例(14.7%)。48例(77.4%)同时联合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5例(8.0%)治疗中进展。随访时间[ M( Q1, Q3)]为43.5(36.1,53.7)个月,所有患儿的完全缓解率为91.9%(57/62)。3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3.5%和91.9%。HGBL-NOS组患儿的3年总生存率高于HGBL-DH/TH组(96.3%比71.4%, P=0.011)。HGBL-NOS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高于HGBL-DH/TH组(94.5%比71.4%, P=0.037)。在HGBL-NOS亚组中,伴有MYC基因重排的患儿总生存率较低(100%比88.9%, P=0.03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中枢神经系统侵犯( HR=6.05,95% CI:1.96~38.13, P=0.046)是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结论:应用CNCL-B-NHL-2017方案治疗儿童HGBL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北京 100044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6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