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温度变化轨迹与放射性皮炎的相关性

Correlation between skin temperature variation trajectories and radiation dermatit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石家庄 050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皮肤温度轨迹 急性放射性皮炎 相关性

摘要:
目的:分析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放疗期间照射野区域皮肤温度变化轨迹与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10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照射范围为胸壁±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处方剂量均为50 Gy分25次。采用红外测温计于放疗前及放疗第5、10、15、20、25次当天对患者照射野区域进行皮肤温度测量。通过Mplus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皮肤温度变化轨迹的潜在类别,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皮肤温度变化轨迹与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照射野区皮肤温度变化轨迹可分为温度不升组(81/103)、温度上升组(22/103)两个类别,此时Akaike信息标准(AIC)为66.468,贝叶斯信息标准(BIC)为116.528,信息熵(entropy)为0.810,似然比检验 P=0.037,基于Bootstrap的似然比检验 P<0.001。调整年龄、体重指数等协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温度上升组发生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的风险是温度不升组的6.92倍( OR=6.92,95% CI为2.30~20.82, P=0.001)。 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皮肤温度变化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皮肤温度上升的患者2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风险高。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石家庄 0500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2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