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 石家庄,05001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影像科, 石家庄,05001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面弥散系数
预测疗效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摘要:
目的:探讨DWMRI参数早期预测食管癌放化疗反应,寻找优选的预测时间点及预测阈值以指导临床。方法2010—2011年间连续性入组38例食管鳞癌患者,均行3DRT 60 Gy分30次6周完成,辅以同期或巩固化疗( FP或TP方案)。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开始后第1—6周末共7个时间点行DWMRI扫描,对扫描所获ADC值及DWMRI序列肿瘤长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用成组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多变量方差分析,用Logistic模型预后分析,用ROC曲线进行预测效能判断和阈值筛选。结果全组CR 20例(53%),PR 18例(47%);二者放疗前及第1—6周末的ADC值分别为1?82、1?92、2?06、2?35、2?62、2?71、2?96×10-3 mm2/s和1?42、1?49、1?67、1?79、2?11、2?18、2?28×10-3 mm2/s ( P=0?006、0?003、0?012、0?001、0?003、0?008、0?002),但二者△ADC相近。仅第3周末的ADC值为食管癌治疗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OR=0?134,P=0?007),ROC曲线分析同样提示以第3周末的ADC值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效能最优(A z=0?857)。阈值为2?02×10-3 mm2/s,敏感性为80?0%,特异性92?9%。8例患者在治疗结束1年内发生肿瘤未控或复发,其ADC值曲线在第5周末出现“回落”,且DWMRI序列肿瘤长度从第3~5周缩小幅度明显减慢。结论 DWMRI可作为一种有效功能成像手段用以监测食管癌放化疗反应,放疗第3周末的肿瘤ADC值大小可能为优选疗效预测时间点,患者治疗后程ADC值降低或DWMRI序列肿瘤长度不再缩小提示复发高危倾向。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 石家庄,050011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 石家庄,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澜,刘丽虹,韩春,等.用DWMRI预测食管癌原发灶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6,25(10):1074-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