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石家庄,050011
临床科室
胸心外科(胸外科 心脏血管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
十二指肠胃反流
食管炎
消化性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酸反流和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的相互关系、反流特征以及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作用.方法 对3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病人进行烧心、反酸症状调查,应用电子胃镜检查、24 h食管pH和胆红素同步监测.结果 (1)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生率65.6%,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75.0%,其中2例发生Barrett食管,发生率为6.25%.(2)24 h食管pH和胆红素监测结果显示,28.1%的病人仅存在酸反流,15.6%仪存在DGER,53.1%同时有酸反流和DGER.DeMeeste评分与abs>0.14的时间百分比无明显的相关性(P=0.3109).平卧位pH<4.00的时间百分比和abs>0.14的时问百分比明显高于直立位(P<0.05).(3)通过比较在不同pH区间内胆红素的吸收率,显示在pH 3~6的区间内,胆红素abs>0.14的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区间(P<0.05).(4)DeMeester评分和胆红素abs>0.14的时间百分比与反流症状评分无明显的相关(P>0.05),与反流性食管炎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存在广泛的酸反流和DGER,反流形式以混合性反流为主(同时出现酸反流和DGER),混合性反流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作用更严重.酸反流和DGER均受体位影响.24 h食管pH和胆红素同步监测有助于揭示反流特征及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作用.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石家庄,050011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石家庄,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金栋,刘俊峰,王其彰,等.食管癌贲门癌术后酸反流与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9,25(6):3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