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AKR1C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免疫科 [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研究所 [4]灵寿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因表达数据库 分子标志物 差异表达基因

摘要:
目的:探讨AKR1C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功能。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筛选OSCC相关芯片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出芯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对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PPI)及DEGs相关性图,分析DEGs AKR1C3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验证AKR1C3蛋白在OSCC中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出411个DEGs,其中显著上、下调的DEGs分别有20个;DEGs主要参与T细胞活化、淋巴细胞活化等过程,并富集于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PPI显示:AKR1C3与AKR1C1、AKR1B10、AKR1B1等关系最为密切,DEGs相关性分析显示:AKR1C3与ALDH3A1、UGT1Ab等关系最为密切;AKR1C3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更短(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提示:AKR1C3蛋白在OSCC组织中表达上调(P(0.05)。结论:AKR1C3可作为潜在分子标志物用于OSCC的早期诊断、治疗靶点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13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