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探讨双源ct双能量多参数成像预测进展期胃腺癌短径≥0.6cm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CT/MRI科 [2]河北大学临床医学院 [3]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出处: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双能量 计算机体层成像 脂肪分数

摘要:
目的 基于临床、传统影像及双能量特征构建模型预测进展期胃腺癌短径≥0.6 cm淋巴结转移,探讨双能量成像对胃癌淋巴结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胃癌根治手术的172例进展期胃腺癌患者资料。为最大程度保证影像与病理淋巴结的对应性,仅从36例pN3患者中选取转移组淋巴结(n=114),从26例pN0患者中选取非转移组淋巴结(n=65),入组淋巴结短径均≥0.6 cm。将两组淋巴结以7∶3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集(n=125)和验证集(n=54)。评估术前双能量CT图像,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影像特征(部位、生长方式、大小、临床T分期)、淋巴结影像特征(大小、位置、形态、密度、边缘、强化程度)及淋巴结双能量特征(能谱曲线斜率、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Overlay值、双能指数、双能比、电子云密度、有效原子序数、脂肪分数)。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临床、传统影像特征构建传统模型,基于临床、传统影像及双能量特征构建组合模型。采用ROC曲线和DCA曲线评价两种模型诊断效能。结果 原发肿瘤部位、原发肿瘤最大径≥7.50 cm、淋巴结边缘是传统模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其在训练集及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54和0.793。原发肿瘤部位、原发肿瘤最大径≥7.50 cm、淋巴结边缘、淋巴结脂肪分数是组合模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其在训练集及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02和0.865,诊断效能优于传统模型(P<0.05)。组合模型DCA曲线基本在传统模型曲线之上,临床收益更好。结论 组合模型对进展期胃腺癌短径≥0.6 cm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CT/MRI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2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