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新辅助治疗前后CT特征对局部进展期胃腺癌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研究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卓越:领军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CT/MRI 科,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11 [2]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10 [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胃癌 新辅助治疗 病理完全缓解

摘要:
背景 随着胃癌综合治疗的发展,进展期胃癌个体化诊疗对影像学精准评估的需求越来越高,新辅助治疗(NAT)后术前再分期准确性下降,仅凭治疗后影像较难准确疗效评估。目的 探讨NAT前后CT特征对局部进展期胃腺癌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2024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胃肠外科接受NAT的180例胃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pCR组60例和非病理完全缓解(Non-pCR)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CT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进展期胃腺癌NAT后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预测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胃癌pC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通过Delong检验比较AUC差异。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和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临床预测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AT后标准化厚度(OR=0.602,95%CI=0.430~0.842)、标准化厚度变化率(OR=0.985,95%CI=0.971~0.999)、NAT后胃周脂肪间隙(OR=0.193,95%CI=0.089~0.422)及黏膜线强化(OR=5.882,95%CI=2.123~16.393)是胃癌pCR的独立预测因素。上述4个独立预测因素及列线图模型预测进展期胃腺癌NAT后pCR的AUC分别为0.749(95%CI=0.675~0.824)、0.726(95%CI=0.645~0.807)、0.708(95%CI=0.627~0.790)、0.617(95%CI=0.525~0.708)、0.856(95%CI=0.796~0.917),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353、0.409、0.168、0.270、0.360;Delong检验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优于单一预测因素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拟合度较好(χ2=6.802,P=0.558)。DCA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阈值概率在0.1~0.75范围内时,临床收益优于单一预测因素。结论 NAT后标准化厚度、标准化厚度变化率、NAT后胃周脂肪间隙及黏膜线强化与胃癌pCR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局部进展期胃癌pCR的的评估指标,基于这4个独立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为胃癌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CT/MRI 科,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11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6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