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纳米炭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后淋巴结检获中的应用价值

Application Value of Nano Carbon Lymphatic Tracer in the Detection of Lymph Node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rior to Surgery on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胃肿瘤 纳米炭示踪剂 术前化疗 淋巴结病理分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NCT)联合手术治疗后检获淋巴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收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NCT后进行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各38例.纳米炭组在术前给予淋巴结示踪剂.比较两组淋巴结检获情况、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黑染率及淋巴结病理分期(pN)情况.结果 纳米炭组共检获淋巴结1 328枚,平均(35.2±8.3)枚/人;对照组共检获淋巴结945枚,平均(24.6±6.8)枚/人,纳米炭组淋巴结检获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45,P<0.05).纳米炭组长径<5mm的淋巴结检获率为62.5%(830/1 328),高于对照组的42.1% (398/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30,P<1.05).纳米炭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13.7% (182/1 328),高于对照组的10.2% (96/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6,P<0.05).纳米炭组黑染淋巴结914枚,黑染率为68.8% (914/1 328);黑染淋巴结中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17.9% (164/914);未黑染淋巴结中转移淋巴结检出率为4.3% (18/414);黑染淋巴结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及未黑染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40、44.53,P<0.05).纳米炭组pN0为3例(7.9%)、pN1为19例(50.0%)、pN2+ pN3为16例(42.1%),对照组pN0为12例(31.6%)、pN1为16例(42.1%)、pN2+ pN3为10例(26.3%),两组p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0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纳米炭淋巴示踪剂能提高阳性淋巴结及小淋巴结检出率,有助于提高局部进展期胃癌NCT后精确的pN分期,且安全性好.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11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