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18F-FDG PET/CT in the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核医学科 河北石家庄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l8 淋巴转移 诊断 鉴别

摘要:
目的 分析18F-FDG PET/C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与老年非特异性淋巴结高摄取的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摄取增高的12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纵隔淋巴结转移58例共161个淋巴结和老年非特异性淋巴结摄取69例共160个淋巴结,均经病理或随访结果证实,分析肺癌淋巴结转移与老年非特异性淋巴结高摄取的特点.结果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灶长径较大,为(2.22±1.00) cm,其代谢较高,分布无明显规律,59个分布在4区,31个分布在7区;老年非特异性淋巴结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主要表现为在纵隔及肺门部位呈对称性分布,淋巴结长径较小,为(1.37±0.48) cm,密度较高,PET图像伴轻度异常高代谢.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长径及SUVmax(7.45±4.49)均显著大于老年非特异性淋巴结(SUVmax 3.94±1.36)(t=-7.50、-7.37,P<0.01),CT值为(30.73±4.31) Hu,显著小于老年非特异性淋巴结的(81.27±14.24) Hu(t=-24.47,P<0.01).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依据纵隔淋巴结的分布特征、大小、密度及代谢情况能够鉴别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与老年非特异性淋巴结,有利于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核医学科 河北石家庄05001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6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