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科、河北省肿瘤微环境与耐药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1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肿瘤转移
淋巴结
纵隔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
18F-FDG 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模型对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LNM)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诊治的肺腺癌患者288例[男135例、女153例,年龄(61.6±8.5)岁]病例资料。患者术前1个月内行全身
18F-FDG PET/CT检查,并行肺原发灶切除和规范淋巴结清扫术。提取多个PET/CT参数[PET代谢参数:最小SUV(SUV
min)、SUV
max、SUV
mean、SUV标准差(SUV
std)、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CT参数:最小CT值(HU
min)、最大CT值(HU
max)、平均CT值(HU
mean)、CT值标准差(HU
std)]。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LNM的预测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能。
结果:288例患者中,90例存在LNM,涉及361个转移淋巴结(N1期186个,N2期175个)。PET代谢参数中,SUV
min[比值比(
OR)=1.859,95%
CI:1.074~3.220,
P=0.027]、SUV
max(
OR=2.255,95%
CI:1.306~3.893,
P=0.004)和SUV
mean(
OR=0.277,95%
CI:0.115~0.665,
P=0.004)是肺腺癌纵隔LNM的预测因素。PET/CT模型ROC AUC为0.849(95%
CI:0.804~0.893),预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79/90)、72.2%(143/198)、77.1%(222/288)、59.0%(79/134)和92.9%(143/154)。
结论:术前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预测模型能够提高肺腺癌纵隔淋巴结(N)分期准确性。
基金:
河北省卫健委重点科技研究计划项目(20210720);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
(GL2011⁃52)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科、河北省肿瘤微环境与耐药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11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科、河北省肿瘤微环境与耐药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戴萌,王娜,赵新明,等.术前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3,43(9):5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