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Protective effects of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on macroangiopathy in diabetic ra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分泌科 [2]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肿瘤科 [3]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4]河北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河北,石家庄,050017
出处:
ISSN:

关键词: T2DM 氧化应激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硝基酪氨酸

摘要:
目的 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的降糖作用,以及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硝基酪氨酸(NT)生成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A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NC组)和高脂饮食组(HFD组),喂养8 w后,HED组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成功的T2DM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PDTC治疗组(PDTC组),PDTC治疗组接受PDTC(50 mg/kg)治疗,持续1周,断头处死后留取血浆检测血糖及各种生化指标;留取主动脉组织,检测主动脉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iNOS、NT的表达.结果 PDTC治疗1w后,PDTC组大鼠空腹血糖、MDA水平明显低于DM组;SOD和GSH-Px水平明显高于DM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NOS、NT在DM组大鼠主动脉内皮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C组;在PDTC治疗组大鼠主动脉内皮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M组.结论 PDTC不仅具有降血糖作用,而且可以减少iNOS的表达,进而减少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及NT的产生,延缓了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应用PDTC可预防T2DM因"代谢记忆"所致的大血管损伤.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分泌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