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对AMPK/mTOR/ULK1信号通路的影响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河北中医学院 [2]河北省中医院 [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益肾通络方 膜性肾病(MN) 自噬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抽取20只设为正常组,其余大鼠均采用预免疫和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制作膜性肾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10 mg·kg-1)及益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6.61,13.22,26.44 g·kg-1),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4周。灌胃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UTP)定量指标的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及透射电镜下观测肾脏病理形态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中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的沉积;免疫组化(IHC)法观察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p62蛋白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TP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TG,TC水平显著升高(P(0.01),ALB水平显著下降(P(0.01);肾小球结构紊乱,体积增大,基底膜可见不同程度增厚和部分肾小管空泡样变性,大量胶原纤维和嗜复红蛋白沉积,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肾小球毛细血管襻IgG和补体C3弥漫性沉积;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显著降低(P(0.01),p6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磷酸化-Unc-51样激酶1(p-ULK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通络方各剂量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大鼠TG,TC,UT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ALB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SCr,BUN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损害不同程度减轻;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p62蛋白表达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p-AMPK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p-mTOR,p-ULK1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结论: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mTOR/ULK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激活自噬有关。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中医学院 [2]河北省中医院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中医学院 [2]河北省中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