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益肾通络方对低中危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河北中医学院 [2]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3]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关键词: 益肾通络方 低中危 特发性膜性肾病 肾小管功能

摘要: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低中危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60例低中危IMN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疗法上加服益肾通络方。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糖苷酶(NA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Kim-1、尿NGAL、24 h尿蛋白定量(U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尿NAG、尿α1-MG、尿β2-MG、尿Kim-1、尿NGAL、UTP、TC、TG含量下降幅度明显(P(0.05);两组ALB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尿NAG、尿α1-MG、尿β2-MG、尿Kim-1、尿NGAL、UTP、TC、TG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ALB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治疗低中危IMN,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肾小管损伤,进而保护肾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中医学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