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相关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警戒信号挖掘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药学部 [2]河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出处:
ISSN: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数据挖掘 药品不良事件信号

摘要:
目的:基于OpenVigil 2.1药物警戒数据分析网站检索和评价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为相关药物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OpenVigil 2.1药物警戒数据分析网站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04年第1季度至2024年第3季度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首选术语为“Immune thrombocytopenia”的数据,利用RxNav网站查询将药品通用名和商品名合并为相同通用名药物,然后重新计算合并后的ADE相关数据及报告比值比和比例报告比值比,对相关药物按照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ATC)分类形成旭日图。结果:经筛选后合并后得到1 400种药品,判定为有效信号的药物有230种;按ATC分类,引发ITP的药品种类最多的依次为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机能调节药(L)、抗感染药物(J)、消化道和代谢系统药物(A);引发ITP信号最强的前3位药品为阿仑珠单抗、盐酸头孢替安和多索茶碱。结论:通过OpenVigil 2.1药物警戒数据分析网站对FAERS中的ADE信号进行挖掘,可为临床做好预警工作,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从而降低药源性不良反应危害。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药学部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药学部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2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