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 石家庄,05001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理教研室, 石家庄,05001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损伤
组织病理学
纤维化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摘要:
目的:建立实验动物模型观察急性期放射性心肌损伤的病理学表现,探索损伤机制。方法12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采用6 MV X线单次20 Gy经心前区照射构建放射性心脏损伤模型,照后第14天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及细胞间质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分布情况。以心肌胶原容积分数( CVF)半定量分析。 ELISA法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活力和丙二醛( MDA)浓度。蛋白印迹法检测纤维化标志性蛋白Ⅰ型胶原( COL?1)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和CHOP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t’或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大鼠心脏局部照射后第14天,照射组较对照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明显水肿,部分心肌细胞断裂,心肌细胞核轻度固缩,心肌间质炎性细胞渗出。心肌组织胶原纤维主要分布于小血管周围及心肌细胞间质。照射组CVF明显高于对照组(11?35%、5?23%,P=0?000),COL?1表达水平升高( P=0?000)。放射线引起心肌组织T?SOD活力增高(156?61、137?06 U/mgprot,P=0?042),同时伴MDA浓度上升(2?36、1?31 nmol/mgprot,P=0?007)。放射线引起心肌组织内质网应激蛋白 GRP78和CHOP表达水平均升高(GRP78,P=0?037,CHOP,P=0?009)。结论急性期放射性心肌损伤的病理学表现主要为心肌细胞变性,间质炎性渗出,小血管周围和心肌间质胶原沉积。放射性心脏损伤急性期内即可发生心肌组织纤维化,机制可能与放射线引起的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有关。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 石家庄,05001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武亚晶,王雪锋,王军,等.急性期放射性心肌损伤病理学表现及损伤机制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6,25(10):11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