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脊柱多发转移瘤放射治疗中固定铅门技术的应用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科 河北唐山 063001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出处:
ISSN:

关键词: 固定铅门技术 调强放射治疗 脊柱多发转移瘤 多等中心 多叶准直器

摘要:
目的探讨固定铅门技术在脊柱多发转移瘤放射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04-01-2019-11-25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18例和唐山市人民医院24例,共42例胸椎孤立两段转移瘤行放射治疗的患者。每位患者制作A、B和C 3组计划。A组2个相同角度射野固定铅门每一照射野只照射1段靶区;B组1个射野由多叶准直器遮挡间隔部分;C组为传统计划,使用多等中心技术。采用SPSS 22.0分析比较3组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验证通过率和执行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靶区方面,高剂量参数D2%A组[(43.10±0.51) Gy]与C组[(43.16±0.57) G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42.77±0.52)G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匀性指数(HI) A组(0.09±0.02)与C组(0.10±0.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0.08±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方面,A组低剂量及平均剂量与C组类似,B组危及器官受量较高,临床不可接受。合肺低剂量V5A组[(41.85±7.58)%]与C组[(41.63±7.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45.02±4.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低剂量V10和平均剂量A组[(6.57±7.42)%,(3.57±2.10) Gy]与C组[(6.48±7.39)%,(3.53±2.20) G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9.16±6.67)%,(4.45±3.21) G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划验证通过率A组为(95.69±0.53)%,B组为(96.46±0.64)%,C组为(96.44±0.6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划执行效率方面,机器跳数和子野个数A组[(827±68) MU,(49±2)个]与C组[(830±65) MU,(49±1)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A组[(7.22±0.67) min]与C组[(9.56±0.79)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率有所提高。结论脊柱多发转移瘤放射治疗采用固定铅门技术可以保护患者正常组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疗效和工作效率。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科 河北唐山 06300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39767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33 更新日期:2025-05-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