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
[2]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
生信分析
差异基因
Meta分析
摘要:
目的 探究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差异基因,发掘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中药。方法 在GEO数据库下载包含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基因的芯片数据GSE116312和GSE55696,以P(0.05及|log2FC|≥1为标准对芯片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相关差异基因;通过蛋白互作图的绘制找出关键基因,富集分析得到关键基因所参与的生物过程和通路;在本草组鉴中找到作用于关键基因的最高频次中药并做Meta分析。结果 得出慢性萎缩性胃炎较胃癌低表达的基因36个,高表达的基因23个。生物富集分析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转录调控、炎症反应、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胃酸分泌等方面。FCER1G、FCGR2A、FCGR3A、MNDA、NCF2、S100A9、AGT、SAA1、SSTR1、VAV3等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转化的关键基因。本草组鉴分析得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有沙苑子、丹参、甘草,其中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行血脉功效,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的病机,且临床常用于脘腹疼痛、症瘕积聚等疾病的治疗,故选以丹参为君药的方剂(丹参饮)进行系统评价。经过分析可知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确切疗效,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差异基因主要体现在调控免疫、炎症、细胞增殖与凋亡方面,为后续临床科研实验提供了思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的系统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基金:
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项目(2018YFC1704100, 2018YFC1704102);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科技
函[2018] 18 号); 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1377724D, 21377740D);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2022026)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柳,李泽,高云霄,等.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差异基因与中药治疗的生信分析及系统评价[J].中成药.2022,44(05):1649-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