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2]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三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3]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胃肠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4]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临床科室
呼吸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化浊解毒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机制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化浊解毒方所含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建立数据集;通过GeneCards、CTD和TTD数据库查找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靶点,并与化浊解毒方有效成分作用的靶点取交集;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得到有效成分,应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PyMol软件将核心靶点与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经筛选获得化浊解毒方有效成分84种,作用靶点105个,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靶点647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40个;“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分析发现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β-谷甾醇、豆甾醇、异鼠李素、黄芩苷元为化浊解毒方的主要有效成分;PPI网络分析发现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生长因子(TNF)、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蛋白53(TP53)、趋化因子配体2(CCL2)等为核心靶点;GO、KEGG富集分析发现化浊解毒方可能主要通过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向调节、基因表达的正调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基因表达负调控、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发挥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主要涉及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浊解毒方的主要有效成分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靶点具有较强的结合性。结论 化浊解毒方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通过多靶点、多信号通路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进展,甚至逆转萎缩。
基金: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科技函[2018]131号);;国家科学技术部重点研发课题(编号:2018YFC1704102);;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1377724D,21377740D);;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22年度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编号:2022026);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3]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胃肠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柳,李泽,高云霄,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研究[J].河北中医.2022,44(08):1372-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