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57例应用伊立替康治疗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全血基因组DNA提取、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分析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57例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伊立替康的情况,观察并记录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疗效.结果:57例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中,UGT1A1基因启动子区28位点,TA序列6次重复的纯合野生型TA6/6有43例(75.4%);基因型为TA序列6次和7次重复的杂合型TA6/7有13例(22.8%);基因型为TA序列7次重复的纯合突变型TA7/7有1例(1.8%).UGT1A1基因启动子区6位点野生型G/G有48例(84.2%),杂合突变型G/A有7例(12.3%),纯合突变型A/A有2例(3.5%).在57例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中,UGT1A1基因启动子区28位点,TA6/6、TA6/7和TA7/7野生型和突变型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分别为7.0%、14.3%,发生3级以上腹泻者分别为9.3%、14.3%,其中纯合突变型仅1例患者,100%的发生率.UGT1A1基因启动子区6位点,G/G、G/A和A/A野生型和突变型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分别为4.2%、55.6%,发生3级以上腹泻者分别为12.5%、44.4%,具有统计学差异.各组之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患者UGT1A1*28和UGT1A1*6多态性分布基本一致,UGT1A1*6突变型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化疗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的风险增加,而UGT1A1*28突变型与以上不良反应并无绝对相关性,UGT1A1各基因型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能否通过对UGT1A1的筛查,选择合适患者安全有效的应用伊立替康,值得临床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