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对比增强乳腺摄影双轮廓伪影相关因素分析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射科 [2]河北省中医院 [3]重庆大学三峡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对比增强乳腺摄影 双轮廓伪影 腺体密度 摄影体位 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比增强乳腺摄影(CEM)产生双轮廓伪影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乳腺摄影参数和诊断结果,包括年龄、体重、月经状态、腺体厚度、压迫力度、平均腺体剂量(AGD)、病理学结果、BI-RADS分类等。由高年资医师对800幅图像按照体位、ACR分型、BI-RADS分类进行分组,将BI-RADS 1类或BI-RADS 2类增生视为正常,BI-RADS 3类及以上视为有病变。将双轮廓伪影大小分为0、1/4、1/2、1四类,最后将(1/2伪影定为无/少伪影组,将≥1/2伪影定为有/多伪影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重(P=0.027)、ACR分型(P=0.002)、体位(P(0.001)与双轮廓伪影的产生相关;内外侧斜位中铑(Rh)靶的使用与伪影减少相关(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R分型(P(0.004)、体位(P(0.001)和靶材料(P(0.001)是影响双轮廓伪影产生的独立因素。结论 患者体重、ACR分型与体位不同会影响双轮廓伪影的产生,尤其在头尾位中双轮廓伪影产生的更多;内外侧斜位中铑(Rh)靶会减少伪影的产生;ACR分型、体位和靶材料是影响乳腺双轮廓伪影产生的独立因素。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射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32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1365 更新日期:2025-08-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